在古代书法领域,流传百世的书法名家不胜枚举,然而若论最颠狂的书法大家,非张旭、怀素、米芾三人莫属。就拿张旭、怀素二人来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嗜酒如命,酒后成颠,借似颠似狂进入心流之境,不管什么地方,挥笔作书,多出神品,世人称他们二人为“颠张狂素”;而米芾举止怪异,不仅凭高超书法艺术成就位列宋四大家,且尤爱砚石,见到奇石就拜,与石头称兄道弟,其颠之意境直追张、素二人,被世人称为“米颠”。
【资料图】
张旭出生在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江苏苏州人,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他的母亲陆氏为初唐书法家陆柬之的侄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家学渊博,张旭的书法得益于陆氏家族书法的传承。其书法被皇帝诏定为一绝,可见他的名声、身价犹如现在的网红,当时人们只要能得到他的片纸只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珍藏。据传说,有一个穷人特意搬到他居住的地方当邻居,经常写书信给张旭,张旭每次见到邻居的书信都要回复,时间久了,他的邻居把张旭回复的信件卖掉,一下子由穷人变成了富翁。
怀素出生在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开元二十五年,即公元737年。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曾祖父:钱岳,唐高宗时做过纬州曲沃县令;祖父:钱徽,任延州广武县令;父亲:钱强,做过左卫长史;叔父:钱起,大历十才子之一;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进入佛门后,在参禅之余,喜欢练字,更是喜欢练习草书,由于买不起纸张,只好在寺院的墙壁上、衣服上、器皿上,芭蕉叶上,练习书法;为了练字,就种好多芭蕉树,在芭蕉叶子上过过瘾,自己发明还制作了一块漆盘和一块方板练字,废弃的毛笔堆积成丘,后来他专门建造了一个坟墓埋葬秃笔,被称为“笔冢”。
米芾出生在北宋皇佑三年,即公元1051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出生在襄阳的一户官宦之家,家境还算富裕。父亲曾在濮州为官,喜爱书画艺术,官至左武卫将军。米芾七八岁进入学堂,读书习字,启蒙老师是襄阳书法家罗逊。他十岁时就开始学习周越、苏舜钦的书法,就能独自刻写碑文。因为他的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
米芾画像张旭与贺知章同为陆氏外甥,张旭的母亲陆氏是书法家陆柬之的侄女,贺知章也是江南陆氏族人的外甥。由于有共同爱好,都喜欢饮酒作诗,善于醉后书法,他们之间的友谊非常亲密,经常在一起饮酒。只要发现谁家有好的墙壁或者屏风,就忘乎所以、兴致勃发,挥笔题字,龙飞凤舞。
每次饮酒大醉后,便提笔作狂草,高喊狂奔,挥笔大叫,也是最早的“呼书”鼻祖了。有时兴致来了就将头浸入墨汁中用头书写,因为一些怪异的表现,被当时的人们称他为"张颠"。酒醒后看见自己用头写的字,认为它神异而不可重新得到。
张旭画像怀素出家当和尚后,在寺院从来不拘小节,鱼肉不忌,嗜酒如命,一天之内要醉倒多次,有时酒酣兴起,挥笔在寺院的的墙上、衣服上、器皿上随意潇洒,所写的草书更加有奇趣。被时人冠称为“醉僧”、“狂僧”之名。
他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金壶记》说他是"一日九醉"。大概醉翁之意不在酒,"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他志在"狂草"而已。
怀素画像米芾在行为举止穿着方面的怪异和癫狂形态而被当世人起的一个名号叫“米颠”,他自称“刷字”,明里自谦而实际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心尽势尽力。米芾的性格比较喜欢行书,后来在黄州时,与苏轼相见后,听从苏轼的建议开始学习晋人的书法,他开始寻访晋人法帖,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标榜,寻访了不少晋人书法字帖,就连其书斋也取名为“宝晋斋”。他对古代书法家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王文治赞其“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
张旭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因此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被唐文宗诏定为大唐“三绝”。
他的草书看起来很颠狂,但章法却是相当规范的,他是在张芝、王羲之行草的基础上升华的一种狂草。他的草书是在激越情感牵动下促使节奏加快,似金蛇狂舞,又如虎踞龙盘,表现一泻千里之势。由于在线条的动荡和质感上加入了盛唐的艺术气息,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狂放的草书风格。
张旭《古诗四帖》局部怀素当时还是一名少年和尚时,就以书会友,当场表演悬空作书,“粉壁长廊数十间”,运笔迅疾,狂姿逸态,层出不穷,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如是疾速,但怀素却能於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他的草书严谨,结字简练,体现独特的草书艺术风格。
怀素《自叙帖》局部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米芾未卷入政治漩涡,生活相对安定,后当上书画博士,饱览内府藏书,熟谙千载故事,古人得失,如数家珍。他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王献之的《中秋帖》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他的书法并没有定型,还没有完全走出集古字的门槛。但是后来对他影响最深的是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了。
他最推崇的是颜真卿的《争座位帖》,认为可以当做范本教人。他认为褚遂良的书法“随意落笔、皆得自然”,真正达到“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的境界,因此学习褚遂良的书法最久,影响也最大。米芾在学习唐人书法后进行反思,发现唐人书法的缺陷与不足继而转学晋人“尚韵”的用笔精髓,以期望达到潇洒俊逸、平淡天真的意境。米芾集众家之长,这在本质上讲是他立意创新对“趣”追求的心理表现。
直到米芾五十岁以后,通过学习羊欣书法,才确立了自己书法风格。由于米芾举止怪异、疯癫不止、狂放不羁,其书法作品,一味好“势”,即使小楷如《向太后挽词》也是如此。他的书法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体势骏迈的,也有呈怪异的山峰形状的,不过要是论其笔势之险,可以说他是那个年代唯一一人。
米芾《清和帖》局部张旭书法惊涛骇浪般的狂放气势,节奏韵律的和谐顿挫,字间结构的随形结体,线条的轻重枯润等变化都达到了草书的最高水准,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出现影响了后来历代几乎所有的大书法家。怀素生活在盛唐走向晚唐的时代,他不在意当代的审美潮流。他更多地在"一笔书"的领域探索,继承了张芝、崔爰、杜度以及王献之的书法传统,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出二者之右。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从米芾的手迹来看,“刷”字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尤在明末,学者甚众,像文徵明、祝允明、陈淳、徐渭、王觉斯、傅山这样的大家也莫不从米子中取一“心经”,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如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