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伦药业接连传出控股子公司注射用A166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醋酸钠林格注射液通过一致性评价等重磅利好,然而投资者却对此不买账。自5月9日至5月11日,科伦药业连跌三个交易日,虽然累计下浮仅3%,但仍让外界对其经营成色打上了一个问号。
大输液营收、毛利率下滑
作为大输液龙头药企,输液业务一直以来都占据了科伦药业的半壁江山。但随着公司近几年发展重心的转移以及集采的影响,输液业务的规模出现波动,在总营收的占比也开始下滑。年报显示,科伦药业2022年来自输液产品的收入为94.52亿元,占比为49.97%;来自非输液产品的82.74亿元,占比为43.75%。而在2021年的年报中,输液产品创造了98亿元的业绩,在营收占比高达56.72%。不仅规模缩小,2022年科伦药业输液产品毛利率为63.76%,同比下滑2.29个百分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于毛利率下滑的原因,科伦药业解释称,“因执行财会〔2022〕32号规定,将原计入管理费用的修理费重分类计入销售成本,影响毛利率下降;其次是受国家集采和省级价格联动影响价格下降,燃动等成本上升,报告期部份高毛利品种销量减少,毛利率降低。未来,预计毛利率水平可能会有所下降,但预计销售净利率会逐步上升。”
号称创新药新秀,但无一款创新药上市
科伦药业于2012年底全面启动创新转型,并称公司坚持“三发驱动,创新增长”的发展战略。众所周知,研发是创新药的灵魂。财报显示,自转型以来,科伦药业持续进行研发投入超103亿元。截至2023年3月底,科伦药业创新研发管线共有33个项目(含创新小分子药物9项,生物大分子药物24项),以肿瘤为主,同时布局了自身免疫、炎症和代谢等疾病领域,形成了疾病集群和产品迭代优势,主要推动14项创新临床项目,同时开发5项创新临床前阶段项目和14项药物发现阶段项目。2022年公司推动创新临床项目并获得里程碑收入,但截至目前尚无创新药产品获批上市。
除了创新药研发进程略微滞后,科伦药业研发人员的数量也在近三年出现下降趋势。财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3215人、2588人、2554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分别为16.27%、13.60%、13.86%。此外,科伦药业的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也从2021年的80.53%,降低至2022年的78.63%。
刘思川接班问题成焦点
除了经营问题以外,科伦药业受业内关注的另一大焦点就是其接班人问题。在最近举行的业绩会上,就有投资者提问,“请问董事长是否有稳定交接的计划?”,而刘革新回答,“交班的计划在十年以前就开始系统地进行,企业最高权力的交接是一项系统工程,接班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已经开始表现出他们的成色,是完全可以信任的,前途不可限量。”
公开资料显示,科伦药业创始人兼董事长刘革新是1951年生人,而刘革新的儿子刘思川生于1984年,年仅31岁就当上了科伦药业总经理。刘革新曾表示,企业做到20亿利润就可以彻底“交班”。如今,刘革新已迈入古稀之年,而科伦药业离20亿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但目前刘革新仍是科伦药业的掌舵人。
在某种程度上,身为总经理的刘思川是否会像其他川籍“二代”一样成功上位,也许会成为影响科伦药业发展的最大变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