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通讯员 王敬霞
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培训中心、北京急诊医学学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共同主办的2023北京协和急诊医学论坛今天开幕。
今年是中国急诊医学之父邵孝鉷教授诞辰100周年,恰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建科40周年。1983年4月15日,我国第一个院内独立建制的急诊科在北京协和医院建立,邵孝鉷教授被任命为第一任科主任。经过一代代协和急诊人的精益求精、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实现了从急诊室到急诊医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成功打造出医、教、研、管齐头并进的科室品牌,“九心”急诊、十分服务的理念也深入人心。自急诊医学纳入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以来,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连续七年位列榜首。
在专题报告环节,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医学系主任于学忠、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学科带头人吕传柱、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门诊部主任赵晓东、中日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国强、北京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新超、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围绕人工智能、心脏骤停救治、脓毒症预警、提高创伤救治水平、ECMO技术应用展望、中国急诊四十年以及生命状态监测最新进展等多个领域作精彩发言,聚焦临床难题,关注前沿热点,探索新方法,提供新思路。
于学忠教授从最热门的ChatGPT入手,提出了AI时代急诊临床决策系统的设计与规划的思考,“对此,我们应当充满信心,同时又要踏踏实实,坚持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我们有信心,在人工智能发展中,逐渐建设完善急诊的决策体系,为人民健康作出自己的贡献。”
张新超教授在“中国急诊四十年”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急诊的发展与成长,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趋于成熟,急诊亚专业(专科)不断探索与实践。目前,10万人的急诊人才队伍已渐具规模。未来,中国急诊将探索建设急救大平台,聚焦老年急危重症。
朱华栋教授从患者需求、生命体征监测现状到产学研合作提升生命体征信息的临床使用质量等方面,以多个实际案例的形式分享了生命状态监测最新进展,新技术在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早期预警、早期识别,指导干预决策,精准分析,个性化治疗的优势。
作为论坛的特色项目,中毒福尔摩斯探案通过缜密分析结合临床实践,为急诊中毒临床治疗演示更多治疗方案。现场为中毒优秀论文、SCI优秀论文以及教与学优秀论文进行了颁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