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昆明市宜良县竹山镇坚持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干部优势,团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争当“实干家”,不断开创竹山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当好项目建设的实干家。树牢政策项目化思维,成立政策项目化梳理专班,健全“学习政策、细化政策、谋划项目、精准招商”工作机制,谋划包装项目5类26个,涉及总投资5.8亿元。招商引资年度签约项目3个,到位资金2.13亿元,衔接项目和涉农项目资金支出进度完成100%。强化领导干部服务意识,当好“店小二”,主动靠前服务,营造“亲商、护商、惠商”的招商氛围,带头外出招商,每月1次邀请企业到地方调研项目,听诉求解难题。积极谋划出适合地方的产业项目,并全力跟进落地实施,努力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力。
当好强村富民的实干家。建立全市首家村集体经济联合总社并实体化运行,提升“造血”能力。健全“双绑”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构建“1+4”产业开发模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1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全覆盖。通过林下易可燃物清理利用项目,带动农户尤其是贫困群众278人就业增收。以“党组织+合作社+农户”为抓手,引领农民增收致富。以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发起人,成立各类农产品种植合作社,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绿色经济,与农户签订农产品采收协议,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当好产业发展的实干家。加快培育“一镇一特”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特色云参多年入选“十大名优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进入最后审核阶段,云参农业科技公司上市工作稳步推进。柑橘、路纳米、金银花、枇杷等特色优质农产品牌矩阵正在迭代。栽种烤烟1.46万亩,实现税收1326.5万元,户均收入6.07万元,领导干部每季度下村调研1次以上,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上下功夫,选培优质农产品品种,拉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的转变。
当好潜力挖掘的实干家。统筹全镇林、田、湖、水、矿等资源,以整合政府扶持资金为主、撬动村集体积累资金为辅、不足资金由民间资本和银行资金作为补充的方式,为合作社发展政府主导产业提供有力支持。盘活集体林地14.1万亩,助推万亩储备林项目快速推进。年度清理利用林下易可燃物4000吨,初步实现20万元的效益转化。对已开发的矿点、矿塘,采取“光伏+花卉”的模式进行生态修复,创造生态和经济双赢局面,推动可持续开发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两项”试点工作,盘活闲置宅基地、农房,累计腾退闲置宅基地9567㎡,为产业发展腾退建设用地。
当好人才培育的实干家。健全班子成员联系指导19个村(社区)制度,全面指导村内工作,坚持每周二下村办公。村与村横向交流、外出考察学习3次,举办培训班2期,开展“链式”主题党日1次,使村组干部更新观念、拓宽视野,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成立“竹山镇在宜务工党委”,下设6个行业党支部,6名镇党委委员兼任支部负责人,负责各支部“建管帮带”,推动流动党员管理由虚到实。将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青年等210余人纳入竹山镇青年人才协会,逐步纳入“村两委”班子、联合总社管理层后备人选。
云南网通讯员 赵庆旭